Written by Vam Zhang; Thursday, May 24, 2018
装饰色彩学与写生色彩学
条件色的发现和应用,从文艺复兴开始。
“四固定”前提:光源固定、环境固定、对象固定、作者固定。
在“四固定”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观察到这一特定情况下的色彩关系。
“四固定”方法的局限性是,它无法画出《长江万里图》,只能画出长江某一段落或是一个码头。
但是它的魔力在于: 明明是用灰蓝色画成的墙,人们看上去觉得它是洁白的;明明是用一块“脏”颜色画的人脸,人们却觉得它是活生生的肉色,很润、很美。 它就像魔术一样利用了人们对条件色的感觉也利用人们的错觉,使颜色变成了实物,赋予色彩以生命。
所以由此可以看出,人们所能感知的所谓的“正确”的色彩关系,是有内在规律的。但是因为颜色种类太多–基于三原色的两两颜色混合调配新颜色种类应该是呈指数级增长的,所以不能够理出一套完全的色彩关系体系,只能够粗略的归纳总结。但这恰恰是一个思路–即,除了我们日常看到的的色彩组合,可以利用这套关系形成另外的组合,只要关系对(即逻辑对),那么色彩组合即便有差异,看起来也不会不舒服。比如郭永文老师的“黑色风景”,可能就是他掌握了另一种色彩组合。https://mp.weixin.qq.com/s/O-iGU4O3bPYlp8xrNpeZXQ
那么要考虑,有没有人在体系化的做相关的研究?并且把它变成人类可以习得的技能?既然现阶段AI仍然是“有限范围里完全信息的博弈”,那么即便不了解其清晰的内在规律,是不是可以通过数据来训练机器学习来找到更多的色彩组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不是一切美术作品都以“四固定”为观察方法,比如雕塑,比如国画、年画、壁画。
它们不计较光源与环境,而且往往有意摒除光影和环境色彩的影响;
也不要求对象完全静止不动,它不去画静止的死鱼死虾,而是从鱼虾的游动中掌握其生动的特点。
这里我想起石煜老师说的:“你看齐白石后来画的虾都跟老神仙似的!”
“搜尽奇峰打草稿”–画家走遍名山大川把精华记忆下来,然后综合整理构成一幅作品。
比如《长江万里图》,散点透视,凭借记忆。
局限性:记忆主要是固有色,因为条件色的变化过于复杂,没有大量的写生实践是不易记忆的。
亮点例子:
例如:我们谈起观察的事物时,我们说张三黄脸膛,李四是白净脸,这只狗是黑色的,那只猫是花猫;不会说,张三当时左脸受光呈暖白色,右脸暗面因树叶反光而发绿。也不会计较黑狗身上有一条银灰色的高光。
一匹白马在草地上吃草,天气晴朗阳光充足,这时我们看到的:
白马从草地上走到了黄土地上:
如果是阴天:
如果是黄昏夕照时:
如果将马牵回马厩:
这些复杂的色彩变化,联系起来研究,发现: 白马亮面色彩的变化与光源色联系着,暗面的色彩变化与其周围环境的色彩变化联系着。
具体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物体亮面的色彩=光源色+固有色–二者混合。
如果光源色的色感强,物体亮面的色彩冷暖就依光源色的色彩倾向为转移;
光源色的色感弱,则固有色的冷暖起主要作用。
这里提出了一个新的词汇“色感”,我理解就是画家观察到的色彩的感觉,它跟光线的强度、对象的色彩的面积、色彩饱和度,都有关系。其效果就是两个或多个色彩放到一起观察的时候,会有主次之分,主要的会影响次要的。
给自己提出一个问题:不同/同一物体的色彩之间的影响有几种?反光、折射、主次?
物体暗面的色彩=环境色+固有色,同时色度变暗。即光源色+灰/黑+固有色。
环境色色感强,物体冷暖依环境色为转移;
环境色色感弱,物体固有色起主要作用。
这些规律也都是“一般性”的,比如在一个纯蓝色墙壁的房间里,对象的亮面颜色肯定也会受环境色的影响。
第一,上面所谓加“灰/黑”,因为暗面受光弱,明度低。但暗到何种程度要和亮面做比较;
第二,所谓加灰/黑,不是指具体作画时加入黑色灰色颜料,仅指色度。
其实这里可以描述成:环境色+固有色,明度最暗;相应地,亮面色彩可以描述成:光源色+固有色,明度最亮。
中间调子色彩
物体亮面包括:高光、亮面、中间调子。
这三部分的共同特点:都是受光部分;
这三部分的区别:由于物体受光源照射的角度不同,在明度和色彩变化上产生了各自的特点。
中间调子部分所受的光不是直射光而是侧射光,同时还受到环境色的反射作用。
所以它在明度上比亮面稍暗,在色相和色性上较亮面复杂和丰富。
中间调子色彩=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三者较均匀混合。
中间调子色感:往往以固有色为主,因为这部分的颜色受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反射都较弱。
高光部分色彩
高光基本上是光源色的反映。因为高光部分是受到光源直射而又把光源直接反射到人们眼中。
例如:中午阳光照耀下的物体的高光,和阳光一样呈暖白色。
虽然高光绝大部分是光源色,但是它也受到固有色的影响。
例如:人们头发上的高光,脸上的高光,白瓷瓶上的高光无论在明度上还是在冷暖上都有所不同。
但在同一物体上,比较起亮面、暗面、中间色几个部分,高光是固有色反应最弱的一部分。
物体因质感不同,高光的强弱有所不同,物体越光滑高光就越强。
“光滑”是物理学标准概念么?有单位么?
有时候几乎完全失去了固有色,特别是光滑明亮的物体上的高光,例如:暖瓶胆、电镀刀叉、玻璃器皿等。
例如:布衣服和干土地都看不到高光,缎子的亮面和高光混成一体,都成高光的效果。因此高光对于表现物体质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明暗交界线色彩
明暗交界线部分的色彩基本上与暗面相同,只是在明度上更暗,色感较暗部更弱。
反光部分色彩
反光部分属于暗面的一个组成部分。色彩基本上与暗面统一。明度上往往较暗部稍亮,受到周围环境色的影响比暗部强。它的色感=物体固有色+暗+环境色。
投影部分。
以草地上的白马为例,阴影受不到光源色的照射,颜色较深,但受天光的照射,因而较冷,色相上偏蓝,是草地固有色+暗+天光颜色。
以上情况是属于色彩冷暖变化的基本规律。 在条件不同的环境下,运用这些基本规律,便不难找出物体色彩的的冷暖关系变化。
一般规律适用于一切条件之下;个别经验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有效。
本段标题就是一个个别经验,这是在某一具体条件下对一般规律具体运用的经验:
室内物体所受的光大多树情况下不是阳光的照射,而是天光的辐射,晴天天光是冷色的,它就是室内光的光源色,所以亮面偏冷;
暗面是受室内环境色的影响,室内的物品桌、椅、书架等一般都是暖色的,所以暗面偏暖。
反例:
如果房屋是南面窗,冬天阳光可以直接照射入室内,并照在物体之上,亮面就是暖色的了;
同样如果室内墙壁、家具都是淡蓝色的,像冷饮店一样,这样的条件下物体的暗面就会以冷色为主。
室外:如果是阴天,物体的亮面就不全呈现暖色,暗面也不会呈现冷色。
在阳光下,物体亮面暖、暗面冷的经验一般是对的,但是在具体观察的时候,会发现物体的暗面的色彩变化是很复杂的–只有物体受天光照射的那一面才是冷的,暗面其它部分则反映复杂的环境色,如受地、树、房屋等色彩的影响。
有一种说法认为“物体的亮面和暗面呈补色关系”,即亮面如果是红色或黄色,暗面就一定是绿色或紫色。这种理论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派画家当中。
当时色彩学初步发展起来,在色彩学、光学的实验中,人们发现–在长时间注视红色物体之后,突然转换视点看白色墙壁,边有明显的绿色感觉。这种感觉往往能保持一两分钟才恢复正常。同样注视黄色物体之后,转视白墙,便有紫色物体影像,看青色、橙色也都有这种现象。 而且这种感觉不只是在转视白墙时有,就是闭上眼睛也能感觉到。 所以又成为“残像”,这个残像的色感恰恰是该物体的补色。
还有一种物理现象,当红和绿放在一起的时候会使得色感对比更强,即红的更红,绿的更绿。有人把这个现象套用在色彩关系上,即:亮面与暗面呈补色关系。这是不全面的。
例如,晴天时,红旗的暗面不是绿色,而常呈现紫红色,这是因为受到天光影响。绿树暗面更不是红色,常呈现冷绿色。
只有特定情况下,用色感非常强烈的人工色光(红、橙、黄)照射在白色物体上,而且暗面又受到色感微弱的冷光影响时(这种情况多出现在舞台上),物体的亮面与暗面才略成补色关系。即:
受红光照射的物体,暗面呈冷白色偏绿;
受橙光照射的物体,暗面呈冷白色偏蓝;
受黄光照射的物体,暗面呈冷白色偏紫。
补色在创作时有时候故意去应用,是为了强调和突出画面主体。
实验:
由此得出物体色彩强弱变化规律至少有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