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m Works

《绘画色彩学》精读笔记--第四、五章

四、两种色彩学与两种观察方法

装饰色彩学与写生色彩学

条件色的发现和应用,从文艺复兴开始。

1.条件色观察方法的特点

“四固定”前提:光源固定、环境固定、对象固定、作者固定。

在“四固定”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观察到这一特定情况下的色彩关系。

文中例子给出的是早晨的白马。早晨的金黄色的眼光能够持续的时间其实很短暂,怎样画下来呢?这是一个给自己提出的问题,因为目前自己户外写生较少。感觉就是应该快速铺满颜色,不过分强调造型,而是锻炼自己对色彩的感知和表达。在绘画中要有意识的这样去做,否则一旦关注造型,时间就会很快过去。

“四固定”方法的局限性是,它无法画出《长江万里图》,只能画出长江某一段落或是一个码头。

但是它的魔力在于: 明明是用灰蓝色画成的墙,人们看上去觉得它是洁白的;明明是用一块“脏”颜色画的人脸,人们却觉得它是活生生的肉色,很润、很美。 它就像魔术一样利用了人们对条件色的感觉也利用人们的错觉,使颜色变成了实物,赋予色彩以生命。

以上这段洽洽说明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是适应了我们日常看到的“条件色”,并且潜意识中认为条件色是“正确的”;画家写生的目的就是要在理性层面能够控制“条件色”,然后基于这种控制能力再去创作,就会打动人们。

所以由此可以看出,人们所能感知的所谓的“正确”的色彩关系,是有内在规律的。但是因为颜色种类太多–基于三原色的两两颜色混合调配新颜色种类应该是呈指数级增长的,所以不能够理出一套完全的色彩关系体系,只能够粗略的归纳总结。但这恰恰是一个思路–即,除了我们日常看到的的色彩组合,可以利用这套关系形成另外的组合,只要关系对(即逻辑对),那么色彩组合即便有差异,看起来也不会不舒服。比如郭永文老师的“黑色风景”,可能就是他掌握了另一种色彩组合。https://mp.weixin.qq.com/s/O-iGU4O3bPYlp8xrNpeZXQ

那么要考虑,有没有人在体系化的做相关的研究?并且把它变成人类可以习得的技能?既然现阶段AI仍然是“有限范围里完全信息的博弈”,那么即便不了解其清晰的内在规律,是不是可以通过数据来训练机器学习来找到更多的色彩组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2.固有色观察方法

不是一切美术作品都以“四固定”为观察方法,比如雕塑,比如国画、年画、壁画。

它们不计较光源与环境,而且往往有意摒除光影和环境色彩的影响;
也不要求对象完全静止不动,它不去画静止的死鱼死虾,而是从鱼虾的游动中掌握其生动的特点
这里我想起石煜老师说的:“你看齐白石后来画的虾都跟老神仙似的!”

“搜尽奇峰打草稿”–画家走遍名山大川把精华记忆下来,然后综合整理构成一幅作品。

比如《长江万里图》,散点透视,凭借记忆。

局限性:记忆主要是固有色,因为条件色的变化过于复杂,没有大量的写生实践是不易记忆的。

亮点例子:

例如:我们谈起观察的事物时,我们说张三黄脸膛,李四是白净脸,这只狗是黑色的,那只猫是花猫;不会说,张三当时左脸受光呈暖白色,右脸暗面因树叶反光而发绿。也不会计较黑狗身上有一条银灰色的高光。

五、条件色变化的一般规律

1.色彩冷暖变化的规律

一匹白马在草地上吃草,天气晴朗阳光充足,这时我们看到的:

  • 马的受光面是暖白色的;
  • 背光面则呈灰蓝色,这蓝色就是蓝天的反光;
  • 腹部背光处略带灰绿色,这绿色是草地的反光。

白马从草地上走到了黄土地上:

  • 腹部背光处变成灰黄色,这是土地的反光。

如果是阴天:

  • 马的受光面就会变冷;
  • 暗面的蓝色消失呈灰色;
  • 亮面与暗面的界限也较模糊;

如果是黄昏夕照时:

  • 白马亮面变成金黄色;
  • 背光面更加蓝紫。

如果将马牵回马厩:

  • 暗面变成暗棕色。

这些复杂的色彩变化,联系起来研究,发现: 白马亮面色彩的变化与光源色联系着,暗面的色彩变化与其周围环境的色彩变化联系着

白马的例子是个不错的例子,但是这是作者的观察。需要自己去观察实践一次。

具体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物体亮面的色彩=光源色+固有色–二者混合。 如果光源色的色感强,物体亮面的色彩冷暖就依光源色的色彩倾向为转移; 光源色的色感弱,则固有色的冷暖起主要作用。
    这里提出了一个新的词汇“色感”,我理解就是画家观察到的色彩的感觉,它跟光线的强度、对象的色彩的面积、色彩饱和度,都有关系。其效果就是两个或多个色彩放到一起观察的时候,会有主次之分,主要的会影响次要的。

    给自己提出一个问题:不同/同一物体的色彩之间的影响有几种?反光、折射、主次?

  2. 物体暗面的色彩=环境色+固有色,同时色度变暗。即光源色+灰/黑+固有色。
    环境色色感强,物体冷暖依环境色为转移;
    环境色色感弱,物体固有色起主要作用。
    这些规律也都是“一般性”的,比如在一个纯蓝色墙壁的房间里,对象的亮面颜色肯定也会受环境色的影响。

    第一,上面所谓加“灰/黑”,因为暗面受光弱,明度低。但暗到何种程度要和亮面做比较;
    第二,所谓加灰/黑,不是指具体作画时加入黑色灰色颜料,仅指色度。
    其实这里可以描述成:环境色+固有色,明度最暗;相应地,亮面色彩可以描述成:光源色+固有色,明度最亮。

  3. 中间调子色彩
    物体亮面包括:高光、亮面、中间调子
    这三部分的共同特点:都是受光部分;
    这三部分的区别:由于物体受光源照射的角度不同,在明度和色彩变化上产生了各自的特点。
    中间调子部分所受的光不是直射光而是侧射光,同时还受到环境色的反射作用
    所以它在明度上比亮面稍暗,在色相和色性上较亮面复杂和丰富。
    中间调子色彩=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三者较均匀混合。
    中间调子色感:往往以固有色为主,因为这部分的颜色受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反射都较弱。

  4. 高光部分色彩
    高光基本上是光源色的反映。因为高光部分是受到光源直射而又把光源直接反射到人们眼中。
    例如:中午阳光照耀下的物体的高光,和阳光一样呈暖白色。
    虽然高光绝大部分是光源色,但是它也受到固有色的影响
    例如:人们头发上的高光,脸上的高光,白瓷瓶上的高光无论在明度上还是在冷暖上都有所不同。
    但在同一物体上,比较起亮面、暗面、中间色几个部分,高光是固有色反应最弱的一部分。 物体因质感不同,高光的强弱有所不同,物体越光滑高光就越强。
    “光滑”是物理学标准概念么?有单位么?

    有时候几乎完全失去了固有色,特别是光滑明亮的物体上的高光,例如:暖瓶胆、电镀刀叉、玻璃器皿等。
    例如:布衣服和干土地都看不到高光,缎子的亮面和高光混成一体,都成高光的效果。因此高光对于表现物体质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5. 明暗交界线色彩
    明暗交界线部分的色彩基本上与暗面相同,只是在明度上更暗,色感较暗部更弱。

  6. 反光部分色彩
    反光部分属于暗面的一个组成部分。色彩基本上与暗面统一。明度上往往较暗部稍亮,受到周围环境色的影响比暗部强。它的色感=物体固有色+暗+环境色。

  7. 投影部分。
    以草地上的白马为例,阴影受不到光源色的照射,颜色较深,但受天光的照射,因而较冷,色相上偏蓝,是草地固有色+暗+天光颜色。

以上情况是属于色彩冷暖变化的基本规律在条件不同的环境下,运用这些基本规律,便不难找出物体色彩的的冷暖关系变化。

以上规律我总结成以下表格:
色彩冷暖变化一般规律表

一般规律与和个别经验

一般规律适用于一切条件之下;个别经验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有效。

一个个别经验的例子:室内色彩关系是亮面冷,暗面暖;室外则是亮面暖,暗面冷。

本段标题就是一个个别经验,这是在某一具体条件下对一般规律具体运用的经验:
室内物体所受的光大多树情况下不是阳光的照射,而是天光的辐射,晴天天光是冷色的,它就是室内光的光源色,所以亮面偏冷;
暗面是受室内环境色的影响,室内的物品桌、椅、书架等一般都是暖色的,所以暗面偏暖。

反例:
如果房屋是南面窗,冬天阳光可以直接照射入室内,并照在物体之上,亮面就是暖色的了;
同样如果室内墙壁、家具都是淡蓝色的,像冷饮店一样,这样的条件下物体的暗面就会以冷色为主。

室外:如果是阴天,物体的亮面就不全呈现暖色,暗面也不会呈现冷色。

在阳光下,物体亮面暖、暗面冷的经验一般是对的,但是在具体观察的时候,会发现物体的暗面的色彩变化是很复杂的–只有物体受天光照射的那一面才是冷的,暗面其它部分则反映复杂的环境色,如受地、树、房屋等色彩的影响。

“物体的亮面和暗面呈补色关系”–人眼的“残像”效应

有一种说法认为“物体的亮面和暗面呈补色关系”,即亮面如果是红色或黄色,暗面就一定是绿色或紫色。这种理论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派画家当中。

当时色彩学初步发展起来,在色彩学、光学的实验中,人们发现–在长时间注视红色物体之后,突然转换视点看白色墙壁,边有明显的绿色感觉。这种感觉往往能保持一两分钟才恢复正常。同样注视黄色物体之后,转视白墙,便有紫色物体影像,看青色、橙色也都有这种现象。 而且这种感觉不只是在转视白墙时有,就是闭上眼睛也能感觉到。 所以又成为“残像”,这个残像的色感恰恰是该物体的补色。

“残像”英文叫"Afterimage",有待深入研究:https://en.wikipedia.org/wiki/Afterimage 所以画画的时候盯着对象的一个地方看久了,会不会有残像效应出现?

还有一种物理现象,当红和绿放在一起的时候会使得色感对比更强,即红的更红,绿的更绿。有人把这个现象套用在色彩关系上,即:亮面与暗面呈补色关系。这是不全面的。

例如,晴天时,红旗的暗面不是绿色,而常呈现紫红色,这是因为受到天光影响。绿树暗面更不是红色,常呈现冷绿色。

只有特定情况下,用色感非常强烈的人工色光(红、橙、黄)照射在白色物体上,而且暗面又受到色感微弱的冷光影响时(这种情况多出现在舞台上),物体的亮面与暗面才略成补色关系。即:
受红光照射的物体,暗面呈冷白色偏绿;
受橙光照射的物体,暗面呈冷白色偏蓝;
受黄光照射的物体,暗面呈冷白色偏紫。

补色在创作时有时候故意去应用,是为了强调和突出画面主体。

疑问:照片能够反映出自然环境下真实的条件色关系么?根据现在的经验,是只能反应一部分比较强烈的色彩关系,不是全部细节。那么光场相机呢?

2. 色彩强弱变化的规律

实验:

  1. 在2米内插一面红旗,30米外再插一面红旗。两面红旗完全一样。由于距离不同,我们观察到近处红旗色感较强,远处红旗色感较弱;
  2. 在同等距离放三面彩旗,大小相同色相不同:橙黄色、青蓝色、灰色。光观察结果是:橙黄色旗最强,青蓝色较弱,灰色最弱;同等距离放一面红边绿旗,和一面蓝边紫旗,可以看出前者强后者弱。
  3. 在同等距离放三面原色彩旗:红旗、黄旗、蓝旗;再放三面复色旗:赭石、米黄、紫灰,亮度与原色三面旗相同。观察结果是前者强后者弱。

由此得出物体色彩强弱变化规律至少有以下几点:

  1. 距离眼睛越近的色感越强,反之则弱;
  2. 明度相同、距离相同,暖色原色强,冷色原色弱;暖色原色比复色强;色彩越接近原色越强,反之则弱,灰色最弱。
  3. 几组颜色在一起时,色彩黑白、冷暖对比越大的越强,越小的越弱。
旗帜的实验需要自己去实践一下,是个不错的实验。 文中再次用到了“色感”这个词,本节标题是“色彩强弱”,我认为此节的“色感”就是指饱和度,有时会加上一定的明度在里面。这个词的定义依旧比较模糊,需要之后回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