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m Works

《绘画色彩学》精读笔记--第一、二、三章

一、绘画与色彩

色彩在绘画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但是色彩不能独立存在,不能过分夸大色彩的作用。

针对于造型问题,素描与白描才是第一位的。

问自己,色彩和造型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反对“色彩第一主义”。

不依附于形的色彩不能正确反映生活。

形与色必须服从创作内容,形色写神,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二、色彩规律是可知的

色彩能力并非天赋,色彩能力可以习得,色彩规律可以研究,并且可以通过迭代提升色彩学的整体水平。

反对:

  • 色彩第一论
  • 惟色彩论
  • 色彩神秘论
  • 不可知论
  • 所谓“素描靠功夫,色彩靠天赋”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色彩问题也不例外。

油画这个画种诞生至今约有500年左右的历史。

一个亮点例子:

评《蒙娜丽莎》来说明色彩技能是可学习的:

《蒙娜丽莎》中,其中人物处于露天之下,而色彩关系却像室内; 背景的景物是室外,但室外景物的色彩关系又是不准确的; 说是晴天却没有阳光感,说是阴天却又露着蓝天,很像照相馆里的布景。

现在,普通画家都可以画出阳光下真实的色彩关系,那为什么当时达·芬奇不行?拉斐尔也是如此,就在当时被称作“色彩大师”的提香也是如此。

达·芬奇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发明家、画家,对于人物、动物、景物等等的形体结构和人物心理状态和表情变化等规律研究的很清楚,所以他在这些方面表现的十分出色,室内色彩关系也表现得很出色。但由于受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所局限,他对室外静物的色彩变化规律却不了解。

上面所说的“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所局限”,这句话需要求证。

这个例子不是为了贬低大师,而是说明“色彩靠天才”的论点是片面的。

唯物主义者不相信先验论,不相信生而知之。要重视研究色彩规律。色彩规律可以通过迭代提升到新的高度。

三、色彩学中的一些术语

色彩学是随着光学的发展而派生出来的。

以上这句话需要求证。

1. 光源色、固有色、条件色

颜色是怎么产生的?

从光学角度来讲,世界上一切物体呈现不同的颜色,是由于光源照射的结果。

阳光包括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用三棱镜可见。

太阳是世界上主要的光源。阳光照射不同的物体,由于物体的质地不同,它可以吸收一部分色光,再反射一部色分光,反射出来的色光就是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全反射呈现白色,全吸收呈现黑色。

关于颜色与光的扩展阅读 https://www.sciencelearn.org.nz/resources/47-colours-of-light

以上这篇是一篇科普好文,它主要阐述了几个重点:

  1. 不同波长的光呈现不同颜色;
  2. 物体呈现不同颜色的原理与图示;
  3. 人的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视杆细胞(rods)和视锥细胞(cones),视锥细胞感知色彩,而视杆细胞感知黑白灰,且有足够光线的时候,视锥细胞才会工作;
  4. 调色:加法调色–色光调色,减法调色–颜料调色。

什么是光源色?

光源色就是光源的光色。

例如:
太阳光一般是白色;
清晨的阳光是红色;
黄昏的阳光是金色;
白帜灯泡是桔色或黄色;
日光灯是冷白色;
月光则呈冷绿色。

什么是固有色?

固有色就是指物体在白光之下所呈现的颜色。

世界上本没有所谓的“固有色”,而只有色光和反射一定色光的各种不同的质地。但人类从出现以来,活动时间主要在白天,所以对白天阳光(即暖白色光)之下的物体所呈现的颜色(即固有色)形成了深刻的认识,而且以此时的颜色为标准来区别一切物象的颜色。

所以人类说红花、绿草、天是青的、这匹马是白色、那匹马是枣红的、这个人脸色白、那个人皮肤黄等等–人们对物象颜色的鉴别首先是以固有色为标准。所以在物理学上否定固有色可以,但在生活中和绘画艺术上否定固有色是行不通的。

什么是条件色?

在不同光源、环境的条件下,物体所呈现的色彩叫做条件色。

如果实地描绘生活中的物象,就会发现情况十分复杂:固有色为绿色的树林,在阳光(白色光)照耀下,亮面是绿色,而逆光时呈现墨绿色或棕绿色,甚至呈黑色。同是一丛绿树林,在初升太阳的直接照射下呈现橙绿色,而在黄昏逆光之下却几乎完全失去了固有色而呈现暖棕色。

物象的固有色与条件色之间存在着即统一又矛盾关系

一切物象的色彩存在两方面特点:

  • 每一物象的固有色用以区别其它物象的颜色;
  • 每一物象都存在于某一具体环境之中,其颜色受当时光源色、环境色影响,以条件色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称以上关系为即矛盾又统一。

例如:

白光照耀下,白色乒乓球受光面的固有色与条件色基本统一,都是白色;
在强烈红光笼罩下,乒乓球受光面几乎找不到固有色,呈现与光源一致的红色,这时条件色与固有色呈矛盾状态。

暖白阳光下,白色乒乓球放在深绿球桌上:
阳光直接照射面呈暖白色,固有色与条件色统一;
影子里朝天空的一面,呈微蓝灰色,受蓝天的影响;
朝下的侧面,受球台的影响呈微绿的灰色;

影子里的颜色都与其固有色呈矛盾状态。

但把这些变化与其它物象联系起来观察,人们仍然感觉乒乓球是白色的统一体,不会认为它是一半白,一半灰蓝、灰绿的花球。

这是非常好的例子,需要自己观察,并且可以作为课堂范例。

最后总结的很好,为什么人们不会感觉到乒乓球是花球?是因为这些色彩变化符合自然规律且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就是画家要研究的东西。

作为画家,既要了解物象的固有色,又要了解条件色,还要了解二者之间即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才能提高色彩的表现力。

2.色相、色度、色性(色彩三要素)

色相 (Hue)

色相(Hue)指的是色彩的外相,是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下,人眼所感觉不同的颜色,如红色、黄色、蓝色等。

以上引用维基百科的解释。

色光三原色:红(Red)、绿(Green)、蓝(Blue)
色光三原色混合时为白光。

物体三原色:品红(Magenta)、黄(Yellow)、青(Cyan) 物体三原色混合后为灰黑色(理论上讲应该为黑色,但实际由于色度不够深,所以智能得出灰黑色)

书中物体三原色的原词是:玫瑰红、柠檬黄、青蓝

灰黑色需要实验

三原色不可无法用别的颜色混合产生,其它的颜色都由三原色按不同比例混合产生。这些不同颜色的种类就叫色相。

色度 (明度?Bright / Value)

各种色相从明度上来去别,又有深浅之分。如:深红、浅红、深蓝、浅蓝、深黄、浅黄等等。这种不同色层的明度称为色度。有的颜色色度广,如蓝、紫、绿等色,这些颜色可以很深也可以很浅。黄色的色度领域就比较窄,虽然有很浅的黄,但没有很深的黄,最深也不能达到生赭的深度,再生色相就变了。黑色也比较窄,稍浅就成了灰色。纯度的高低以光谱为标准(如图1)。

色相、色度(明度)、色性课称为色彩三要素,无论是研究写生色彩或装饰色彩全离不开这三种要素。一切有关色彩的问题都是这三要素不同变化的结果。装饰色彩学,还要专门研究纯度问题,所以也可称“四要素”。

以上两段引用了书中的原文。原文中所说的“色度”,按照我的理解就是“明度”。“色度”并不一个唯一个概念,光学、色彩学中有多种含义,容易混淆。

原文中定义“色度”是指不同“色相”的颜色加上其“深浅”的属性,就叫做“色度”。至于“深浅”和“明暗”的差别,需要调研。??? 文中说黄色和黑色的色度领域窄,蓝紫绿可以很深也可以很浅,这些符合直觉,但是是否有相应的标准存在???

引用第二段说加上“纯度”成为四要素,个人认为“纯度”即是“饱和度(Saturation)”。也是在减法调色时需要用肉眼去判断的指标。本身HSV色彩模型中的三要素就是Hue, Saturation, Value。而在《贝蒂的色彩》中给出的具体的用肉眼识别颜色的方法方法也使用了HSV标准。

色性

色性,即“冷暖倾向”。

冷色:倾向于青绿、青蓝、蓝紫; 暖色:倾向于红、橙、黄;

所谓冷暖,来自人们生活中的感受:红、橙、黄一类颜色使人联想起火、灯光、阳光等暖热的东西,而蓝、绿、紫联想起冰、水、霜、雪。

画家要对色性有敏锐的观察力,并且善于区别细致、微妙的冷暖变化。

例如(图2)中的花虽然都是红色的,但又以冷暖相区别。

冷暖的阐述很好。

至于关于颜色三要素的部分,建议看《贝蒂的色彩》,我在之后还要对标准有比较完整的论述。

3. 补色、间色、复色

补色

色环上呈180度角的一对颜色;
两种颜色相混合成为黑灰色;
一对补色并列时对比强烈,成不和谐色。

两个补色对比,红的更红,绿的更绿,绘画中常常利用这一特点相互衬托以得到强烈的效果。

间色、复色

红、黄、蓝是三原色一次色;
两两相混产生橙、绿、紫为间色、二次色,二次色较原色稍柔和;
进一步邻近色相混产生六种三次色;
再进N步相混可产生无数颜色种类,统称复色。

一次色、二次色、三次色都是太阳光谱色,不易与其他颜色谐调。

也就是大家说的“怯”和“生”。

生活中大量自然景物为复色,其变化及其细致和复杂,是我们研究和运用色彩的主要对象。

4. 色调(调子)

音乐中调子指支配乐曲的音调标准,绘画中借用了这个词。

素描中的调子

光线照在物体上,从明度来说有亮面、暗面、灰面等层次变化,称之为“调子”。

涂明暗也叫涂调子,调子不统一就花。

这就是素描如何画的“整”,王汉英老师上课讲:要把灰色部分归纳到亮部中。亮部暗部都要整,就是要能分出界限,不能融在一起。所以强调整体观察,画之前观察好,画的过程中要有控制,关注整体关系,不能陷入局部调子。所谓不能“抄调子”,也是这个道理。

色彩中的调子

色彩写生画中延伸了调子的含义:在不同颜色的物体上笼罩着一定色相、明度的光源色,使得各个固有色不同的物体带有同一色彩倾向就叫调子或色调,它在一幅写生画中起着色彩支配作用。

色调不统一会产生色彩紊乱。调子定的准确与否就会影响画面效果。

色调的种类

色调种类很多:

从明度分:亮调子、灰调子、暗调子;
从色性分:冷调子、中间调子、暖调子;
从色相分:紫调子、绿调子、红黄调子等。

在实际的写生或创作作品中,以上三者是结合者表现出来的。

一般情况下色调的确定以主要光源为转移

写生中一般情况下,调子的确定是以主要光源色为转移。

例如:
早晨金色的阳光照在景物上,就呈现金黄色的暖调子;
太阳落山之后,大地被蓝紫色的天空所笼罩,就呈现为冷调子;
浓密的森林中光线微弱,常是较暖的暗调子;
细雨蒙蒙的江面则呈现中间的灰调子。

写生的确是可以锻炼更好的色彩感,因为当你亲手调色、描绘户外的光线以后,才能对它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我想起在右玉写生的时候王汉英老师说过:“画上午和下午要有区别”。

复杂情况下,要主动给画面定调,达到有主有次既有矛盾又统一于一个和谐的整体中的状态

生活中光的照射、反射等变化是极其复杂的–物象不仅受光源影响,还受环境色反射的影响。

色调要在主观上定出主次。

有可能同时出现两种或更多的光源同时出现,可能亮面是暖调子,暗面是冷调子–两者虽然并存,但有一主一次。这时要看以谁为主,以谁为辅,为主的决定画面的调子。

这种复杂的情况在生活和作品中很多,处理得当的话:有主有次既有矛盾又统一于一个和谐的整体中,使人感到丰富多彩又和谐一致;处理不当就会显得杂乱无章,妨碍主题思想的表现。

生活中还有很多时间光源色是白光,冷暖倾向微弱,这时所画的静物的色调则依静物主要色块倾向为转移。

总结上两段:光源色强烈依靠光源色定调,白光情况下以对象主要色块定调,复杂情况下主观判断主次定调,目的是要达到使画面是一个有主有次既有矛盾又统一于一个和谐的整体,使人感到丰富多彩又和谐一致。

由生活中的光、色、调推而广之,运用于装饰艺术中调子也起着色彩上的支配作用:一个床单,一条头巾,一块地毯,一块画布上面的色彩花纹的色调则依主要的色块倾向为转移。

优秀画家可以做到不自觉的符合色调的统一感,这是长期实践的结果。今天我们研究它,明确它的作用,就可以更自觉地运用它为创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