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m Works

《绘画色彩学》精读笔记--第九章

九、条件色与技法

本章涉及到艺术史与艺术形式沿革话题,只做简单记录。相关话题的深入讨论不在本笔记范畴之内。

作者对这些画作的批评有他们所在的时代特点与局限性,但这也恰恰反映了不同年代人们的价值观与观察角度的不同。在以后做画作不同年代的分析时,本书的评论会非常有代表性。

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传统绘画(油画、水粉、水彩等)的特点,除了运用特定的工具外,最主要的就是在色彩上运用了条件色的规律。

1. 波提切利的线描填色技法

青年像 波提切利 (Portrait of a young man with red hat by Sandro Botticelli)

蛋粉色画在图有石膏的木板上,这种方法从壁画演变而来。

用色薄,一般看不出笔触交错痕迹,但随不同质地变换笔法,比如面部和头发笔法不同。

独立的线尚未消失,衣服与帽子是“固有色”分明暗,表现质感靠造型、结构、明暗和笔法,而不是靠色彩。面部有细微色彩冷暖变化。

2. 先“形”后“色”的古典画法

文艺复兴盛期,油画技法发展起来。

蒙娜丽莎 达芬奇 (Mona Lisa by Leonardo da Vinci)

source: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na_Lisa

先形后色的典型作品,画中没有独立的线条,光感较为明确。对条件色的理解与运用进了一步,但还是室内条件色的色彩关系,对外光的色彩关系理解较片面。

明暗与形体密切结合。一双手的中间调子的处理非常的出色。

玛利亚 提香 (Penitent Magdalene by Titian, 1533)

sour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enitent_Magdalene_(Titian,_1533)

人体 鲁本斯 (Portrait of Hélène Fourment by Peter Paul Rubens)

sour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eter_Paul_Rubens

自文艺复兴盛期以来,这种画法已逐渐充实完备,形成体系,也就是意大利学院的传统画法。以后又扩展到全欧洲。19世纪初法国的达维特、安格尔也是严格地按照这种方法作画的。直至20世纪初,欧洲许多学院中还都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

石工 库尔贝 (The Stone Breakers by Gustave Courbet)

3. 伦勃朗的透明画法

暗底色画布上表现深色背景的肖像画和架上画。虽然也是先形后色,但在着色时先以可塑性较强的白色把人像或物体的亮面堆积塑造出来,并用扁笔碾出明显的笔触,表现出肌肉的错综组合和器皿衣物的特点与纹理,待干固后再用透明色罩上,再擦去画面凸出部分的颜色,留下凹处的颜色便生动逼真地表现出对象肌肉皮肤、衣着器皿的质感。

这个需要做扩展阅读,几行文字完全搞不懂技法是怎么回事。

sour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Man_with_the_Golden_Helmet

画面上的铜盔表现的非常精致,似乎可以敲出铮铮的响声,铜盔下是生有白色短须的作者的哥哥,威严肃穆处于暗部的面孔,虽暗但很透明,准确地表达了处于暗影条件下肌肉的丰富色彩。对暗部条件色彩观察和表现得如此丰富细致和深入是前所未有的。以前的画虽已运用了条件色,但是室内白光下的条件色,而伦勃朗成功地表现了烛光的暖色光下的条件色。 画中铜盔上凹凸不平的花纹,就是用塑形强的白油色,按其纹理堆塑和描绘的。伦勃朗其它许多肖像的面部肌肉也多是用这种方法画的。如伦勃朗老年时的自画像,这种方法要求在笔法上十分讲究,必须依着对象的形体、组织和纹理,并掌握好颜料的厚薄,才能有好的效果。 ……近看对象细节不是一点点磨出来的,笔法十分洗练和概括……

作者所介绍的方法我并不了解,暂时记录下来,目前持中立态度,待日后研究完再做分析。

主流价值观影响、信息的完整性

4. 先“色”后“形”的画法

17世纪左右,油画逐渐普及到中小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 18世纪末,19世纪初先色后形画法开始流行–确定了大体比例、位置轮廓,先用颜色铺上对象的大体色调与黑白灰冷暖大关系,然后进而用色彩进行形体塑造。 开始铺色时敢“破”,深入造型时善“塑”。 敢于破除次要的边线束缚,只是紧紧卡住关键部位,集中抓住对象的大的色调与色彩关系,深入时又能根据形体转折变化用色彩的冷、暖、深、浅、色相变化精确地塑造,使形色自然结合。

库贝尔早起用古典方法作画,后来提出“走出画室”的口号。

吹笛少年 马奈 (Young Flautist, or The Fifer by Édouard Manet, 1866)

sour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3%89douard_Manet

采用了先色后形的画法,但还带有古典方法的影响。

在小舟中 马奈 (Boating, 1874 by Édouard Manet)

这张完全摆脱了古典主义的影响。

着民族服装的少女 阿尔希波夫 (Girl with jug by Abram Arkhipov)

source: http://allart.biz/photos/image/Abram_Arkhipov_18_Girl_with_jug.html

阿尔希波夫已能较熟练地运用这种方法。这张笔法活跃,形色交融十分生动。

马佳伟老师在课堂上做范画的时候说--每一遍深入也都是一次对形的调整

少女与桃 谢洛夫 (The girl with peaches, 1887 by Valentin Serov)

sour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alentin_Serov

色调明快清雅,笔法活泼自由,形色高度结合,自然而生动。

女演员 谢洛夫

source: https://www.wikiart.org/en/valentin-serov/portrait-of-maria-nikolayevna-yermolova-1905

脸部画法与衣服不同:

  • 脸部的形严谨而不僵,色彩单纯而又细致丰富,表情肌发达、神态安详高昂,蕴含着深沉的内心活动,一看便知是个典型的有丰富经验的演员;
  • 身体画的十分概括,几乎看不到细节,突出的是体态挺拔的剪影。
    整个肖像恰当地表现出一个成熟的演员的性格、风度甚至经历。背景画得非常简洁,虚实对此得当。

以上这两幅作品的色彩处理都给人一种既轻松刘畅,又刻画入微;既保持了写生色彩的生动性,又保持了造型的严格性。形色都很传神,是先色后形画法的精品。

Mihail Sadoveanu by Corneliu Baba

书中原文中说这是巴巴的自画像,是错的。Mihail Sadoveanu是一位罗马尼亚小说家,他去世之后巴巴画的。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采用这种画法的日渐增多,这时人们对条件色的理解与运用已很普及。

source: https://www.wikiart.org/en/corneliu-baba/all-works

农村妇女像 巴巴 (Field Rest by Corneliu Baba)

source: https://www.wikiart.org/en/corneliu-baba/field-rest-1954

秉烛妇女 柯罗文 (Mistress of the House by Konstantin Korovin)

source: https://www.wikiart.org/en/konstantin-korovin/mistress-of-the-house-1896

柯罗文的画不错

月夜 柯罗文 (Moonlit Night. Winter by Konstantin Korovin

source: https://www.wikiart.org/en/konstantin-korovin/moonlit-night-winter-1913

通过文字讲述的所有的关于绘画的知识,必须要和实践结合,既知和行要连接。绘画的实践包括两种,一种是画,一种是欣赏。

5.印象派与运用色点、色线、色束的技法

印象派的“习作主义”

芭蕾舞 德加 (The Star, 1878 by Edgar Degas)

source: http://www.edgar-degas.net/the-star.jsp

……德加自己的“舞女之于我,只是描写美丽的纺织品和表现动作的媒介”的典型的印象主义观点造成的

以上描述需要调研验证

1) 色点的运用

阳光照耀在千差万别的物象上,穿过大气层产生了一种闪烁跳动的感觉,空气浓,阳光强烈这种闪烁的感觉就强,好像无数捉摸不定的跳动着的色点。印象派的一些作者根据这种感觉在描绘对象时就将对象分解为无数冷暖深浅不同的色点,这种技法表现天空、雾气、水及自然景色的阳光感、空气感较为生动真实。

我琢磨了半天什么叫做“空气浓”,是氧气含量高么-_-!……参照下面的莫奈的火车站,得出答案应该是,空气中因为某种原因有水气、尘埃等大量杂质,造成了特定环境下空气反光比较强。所以才有了“跳动的色点”的感觉。
街道 西斯莱 (Chemin de la Machine, Louveciennes by Alfred sisley)

source: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Alfred_sisley,_strada_de_la_machine,_louveciennes,_1872.JPG

西斯莱的风景不错
火车站 莫奈 (The Saint-Lazare Station by Claude Monet)

source: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Claude_Monet_-_The_Saint-Lazare_Station_-_Google_Art_Project.jpg

……如果盲目的迷醉与这种技法,……结果会破坏主题,破坏艺术形象,像修拉和西涅克就是把这种色点的作用强调到极端而成为点彩派,结果他们的作品成为色点的游戏以致色彩的生动性也丧失了。

以上这句否定点彩画派,需要调研。

2) 色线、色束的应用

印象派以前的画家作画时大多是在调色盘上将颜色调匀才画上画布的。印象派的作者们利用人们观察色彩时透过空气层可在视觉上自然地产生色彩混合的现象,调色时用不调匀的颜色描绘对象,在一定的距离之外观察,所产生的自然混合为一体的效果,而且产生一种跳跃的感觉。

运河 西斯莱 (Canal du Loing by Alfred Sisley)

source: https://blog.usievents.com/interview-emmanuel-jaffelin-force-gentil-cest-detre-metier-a-tisser/

阳光下的人体 雷诺阿 (Nude in the Sun, 1875 by Pierre-Auguste Renoir)

sour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ierre-Auguste_Renoir

以上两幅在调色时刻意调不匀,一笔下去可以出现多种颜色的色束,这比用色线更加显得细致、微妙,带有一种醇厚的味道。

“不用把颜色调匀”--这也就是王汉英老师强调的体现“画意”的一种方法。我个人很喜欢这么画,但是这个技术目前掌握的还不是很好。

“色束”就算是一种技法吧!

伦勃朗用过色束,多是同类色调;德拉克洛瓦用过不同类色束;库贝尔的外光也用过;莫奈、毕沙罗、西斯莱、梵高大量运用。

花园 莫奈 (The Artist’s Garden at Giverny by Claude Monet)

sour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_Jardin_de_l%27artiste_%C3%A0_Giverny

北部都市 毕沙罗 (Pont Boieldieu in Rouen, Rainy Weather by Camille Pissarro)

source: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Pissarro_-_Pont_Boieldieu_in_Rouen,_Rainy_Weather.jpg

雪 西斯莱 (Snow at Louveciennes by Alfred Sisley)

source: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Alfred_Sisley_-_Snow_at_Louveciennes_-_Google_Art_Project.jpg

葵花 梵高 (Sunflowers by Vincent van Gogh)

source: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1888_van_Gogh_Sonnenblumen.jpg

自画像 梵高 (Self-portrait with grey felt hat by Vincent van Gogh)

source: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Vincent_van_Gogh_-_Self-portrait_with_grey_felt_hat_-_Google_Art_Project.jpg

当然这种技法的采用也必须看它是否有利于表现对象,不能当成“万应灵方”为色线而搞色线,为色束而画色束,不看对象有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例如梵高的《葵花》用色线与色束效果较好,而在他的《自画像》也用了许多生硬的色线和色束,结果成了大花脸,喧宾夺主妨碍了形象的刻画。

否定梵高的自画像可不是现在能够被人接受的好观点。作者有其所处历史时代的特定价值观,我们理解包容就好。梵高的这张自画像,眯起眼睛看,该有的形体刻画都有,很厉害。

从技术上来说,对色点、色线和色束的运用又必须服从于画面的整体色调和大的色彩关系,这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

印象派绘画我们需要遵循上述原则,但是发展出自己的艺术语言,突破规则,又是另外一码事。

技法不等于艺术性,孤立的迷醉于技法是艺术的大忌。离开了创作内容,不顾表现的对象,孤立去品评计划优劣,往往是辩论不清的糊涂账。

思维的限制和约束,很多人都难以突破,大多数人的思想都会受到其所在的时代的价值观的局限性。为什么我们生来被告知是“对”的东西就一定是对的?突破不是胡来,你必须找到一套新的规则、章法、逻辑。

不能孤立地研究色彩,重视形于色的结合,更重要的是要将形、色、神、情、意融为一体,把“如何表现”与“表现什么”密切结合为一体,把表现形式与表现的内容融为一体。

张大爷像 赵友萍

source:http://ym20112011.blog.163.com/blog/static/18478728920110280104910/

勿忘我 赵友萍

黎明 李天祥

表现神、情、意归根是表现“人”,但是并不是必须以人为直接对象。《张大爷肖像》是以人为直接对象的。而《勿忘我》则是一组静物花卉。其中主要是白玫瑰与紫色的《勿忘我》这两种花组合而成。这是作者对新西兰这个“花园之国”以及结识的那些热爱艺术的朋友们的回忆。《黎明》是风景画,是作者对这段古老、破旧但却是伟大的长城的感怀和对它在新的黎明时刻的赞叹!《勿忘我》和《黎明》都不是直接描写“人”的,但他们却是人的神、情、意的间接表现和抒发。虽然他们在表现上,都不是完美的,但是作者的表现意图则是明确的。所以对画中形、色的处理也是统一于作者所要表现的内容的。

神、情、意的间接抒发,形、色统一于表现的内容--这两个陈述我很认可。但是我的角度觉得包容是最重要的,因为有很多表现形式可能一时半刻读不懂,但不代表它是有问题或是错的,不要轻易否定一个专业人士。所以举反例要小心,除了特定条件下的明确错误,对表现语言这种及其多样化的形式,说话要慎重。

“以物抒情”这种方法很好,但是观赏者不可能明确知道作者意图。但是这不重要,因为艺术本来就是含蓄的,不直接的。关键是一个好的作品要能够触动观者,让其在欣赏时能够有情感起伏或理性联想,我觉得这才是一个成功的作品。

“画鬼容易,画人难。”

文艺复兴时期在表现人物的造型色彩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人物的造型、色彩都达到成熟境地是在19世纪中叶。

《伊凡杀子》 列宾 (Ivan the Terrible and His Son Ivan by Ilya Repin)

sour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Iv%C3%A1n_el_Terrible_y_su_hijo,_por_Ili%C3%A1_Repin.jpg

有功绩的暴君伊凡雷帝,得知皇子打了败仗,不问缘由一怒之下用权杖将亲子刺成重伤。在他的亲子垂死之际,他由愤怒变成恐惧,变成悔恨,变得疯狂和呆滞。

扎波罗热哥萨克致土耳其苏丹的回信 列宾 (Reply of the Zaporozhian Cossacks by Ilya Repin)

sour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ply_of_the_Zaporozhian_Cossacks

描绘的是崇尚自由的扎波罗热哥萨克人部落,为了拒绝苏丹令其臣服的信函……列宾为了完成这张创作,前后共花了11年时间(1880-1891),他深入到扎波罗热哥萨克人集居处,深入地了解了他们的风俗、民情和性格。……他画了大量人物形象速写、道具速写、场景速写……在最后完成的作品中,通过这一民族的各类典型形象的塑造,在观者眼前展示出极丰富又生动的各色人物的群像。有的豪爽,有的勇武,有的深谋远虑,有的精干,有的憨厚,有的刻薄,有的英俊,有的滑稽……这群各不相同的人的心理上又都有着共同的民族特性–他们对苏丹王的态度是一致的–绝不臣服,进而蔑视、嘲讽、以致嘲笑,大声嘲笑,笑得开心,笑得豪迈,狂放,笑得肆无忌惮,好像已经胜利在握……评论家称赞这是“笑声的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