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m Works

如何读一本书(第5版)

译序

现在是个知识变现的时代。

相较于过去,现在社会还是相对公平的 – 能给出付出多的人相对多的回报。知识积累决定价值观,价值观决定行动,行动决定财富积累。

阅读是一个最基本、最普通,乃至于被忽略的最重要的技能。我所知道的成功投资人、创业者、管理者、甚至是生活幸福的人,大部分都是“阅读”高手。

阅读有一个误区–没有人能够做到“速读”,而只能做到“快读理解”。你能否快速的理解一篇内容,取决于你大脑中的相关领域的知识存量的网络构建情况。

现在的一个热门词汇是“刻意练习”,保罗教授的这篇文章,就是关于阅读的刻意练习的体系化的方法论。

作者简介

Paul N. Edwards ( Website, Twitter ),保罗教授是密歇根大学信息学院历史系的教授。他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历史、政治、计算机与信息基础建设的文化层面和全球气候科学。

保罗教授也是Graham Sustainability Institute的杰出教职员,也是Michigan Society of Fellows资深院士。他有时候在科学、技术与社会学专业指导研究生,并且常年招收博士生。

最新的书是“A Vast Machine: Computer Models, Climate Data, and the Politics of Global Warming”,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上面是从他个人简介上摘抄下来的,对他有兴趣的人自己去看吧。我还看过他一个视频演讲:Modeling Wicked Problems(对极端问题建模),很不错。

正文

如果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不是为了过瘾),怎样才能从一本书或是一篇文章中学到最多的东西?

我们把书籍和文章简单分为两类:虚构类读物和非虚构类读物。1

  • 虚构类读物 - Fiction:比如小说,从头读到尾,很有满足感。作者会去用悬念来引人入胜,而读者也愿意跟着设定好的情节去抽丝剥茧。
  • 非虚构类读物 - Non-fiction:但是除了小说,还有很多别的书和文章,在你的大学和研究生期间,甚至是你全部的职业生涯中需要去读。我们把这些称做“非虚构类读物”,包括:课本,手册,期刊,历史文献,学术报告等。

阅读非虚构类读物的目的是“获取”然后“记住”读物中传达的信息。进一步来说,主要目标是:以最快、最简单的路径理解内容并获得知识。所以,除非你闲的蛋疼,没啥别的事儿可做,否则,永远也不要从头到尾地、自始至终地读一本非虚构类读物。

译注: 根据我个人经验,这不仅会浪费时间,而且会在阅读过程中难以坚持,最终导致放弃。

当以获取信息为目的而阅读的时候,重要的三个步骤是:

探索 -> 理解 -> 记忆

所以在阅读的时候,你不必按照既定顺序看,而应该来回翻阅,用尽一切有助于这三个步骤的方法。只有这样,你才能用最少时间从一本书中学到最多的内容。

沿用我在下面讲述的系统性的方法,应该可以在6-8小时内读完一本300页左右的书。当然花的时间越多,理解的会越深入,但是你的时间是有限的。

下面提供了一些极具实践性的策略来帮助大家提高阅读的效率。其中大部分不仅仅适用于书籍,也同样适用于文章、网站等非虚构类读物。表1是对所有技巧的汇总,后文将详细阐述细节。

表1. 阅读的策略与技巧

策略与技巧 原理
提纲挈领 论点与论据比细节重要的多。抓住整本书的大纲要比阅读每一个字重要。
计划你的阅读时间 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你能准确地算出花在阅读上的时间,那你就能更合理地计划在每一项任务上的投入。
明确的目标与策略 做到有的放矢,你就会更加享受阅读的过程并且记忆地更加深刻。
主动阅读 永远不要被作者的结构牵着鼻子走,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自由地在书中游走。
书读三遍 第一遍:纵览全文、探索发现;
第二遍:阅读细节、理解内涵;
第三遍:用自己的话做笔记。
注重高信息量内容 目录、图片、图表、标题,还有其它类似的元素,它们包含的信息会比正文多。
使用“个性化文本标记” 用你自己的话做阅读笔记,这不仅有助于学习与理解,并且方便以后回过头来查阅关键段落。
了解作者与其所在组织机构 作者都有背景和偏好。他们所工作的组织机构赋予他们相应的行业背景与深度。
了解知识背景 大多数的学术著作是持续进行中的学术对话中的一部分。它包括辩论、关键人物和典型概念。
利用潜意识 在每一个阅读环节之间留出一些时间,让你的大脑去理解、消化学到的东西
多重方式演练知识 不论是谈论、视觉化、还是写下你所读到的内容,会非常有利于记忆。

读“大”意,抓住主旨与梗概。

在以“学习”为目的的阅读过程中,你的目标应该一直都是通过各种阅读的方法来完成“学习”这项任务。

读“大”意就是说:集中注意力在文中的论点、假设、证据、结论,并抓住他们的的主旨与梗概,这要比理解文中的每一个细节重要的多。实际上,不管你多么小心谨慎地阅读,到了最后,你还是会忘掉大多数细节。

而你能做的是要记住和记录那些重点。只要你记住了那些,当你需要回忆起细节的时候,你就能够有足够的线索找回他们。

译注: 注意,这里说抓住大纲比逐字阅读重要,并不和李笑来老师说的“逐字阅读是基本能力”所矛盾。我个人认为,掌握保罗教授所说的这点,基础是逐字阅读的能力。这里住要想阐述的是,要在阅读时开启元认知力,知道自己在读什么,知识结构是什么,而不是一味地被动顺序输入,陷入细节。

计划你的阅读时间

如果你提前告诉自己只有6个小时的阅读时间,那就能更好的掌握自己的节奏。一定要记住,你是打算读完整本书(或者是一个任务中所有的材料)。

实际上,你越是直接、客观地正视你的时间限制,你在处理每件事情的时候就会变得更有效率。设定并且遵守目标时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既定目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个人成长之路上的技能。所以永远不要在没有设定阅读时限的情况下读书。

有明确的目标和策略

在开始之前,想明白:

  •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 怎样去读这本书

如果你没有自己的明确的动机和策略,你就不会学到很多东西。注意,这里说的是“你自己的动机和策略”,并不是你的老师或者是别人的。

当你开始阅读,尝试找到这四个问题的答案:

  1. 作者是谁?
  2. 这本书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3. 支持论点的主要论据是什么?
  4. 这本书的结论是什么?

一旦你找到了以上四个问题的答案,尝试思考:

  • 书中的主要论点、论据、和结论的薄弱环节是什么?
  • 你对主要论点、论据和结论有什么自己的看法?
  • 作者会对你提出的薄弱环节以及你的批评作何回应?

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询问自己这些问题,当你读完的时候,就应该可以给出全部答案。

三个假设的场景会帮助你按照上面的方式思考:

  • 想象你要给一本杂志写一个书评。
  • 想象你和作者之间会有一次对话或是一次正式辩论。
  • 想象读完书后会有一次考试。考试中会提出哪些问题?如何回答它们?

主动阅读

不要被作者牵着鼻子走。反之,从一开始,就要持续提出各种假设(例如: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应该是……),并且对书中的内容提出质疑(例如:作者是怎么知道的?)。

简单记录这些想法会很有帮助。当阅读时,尝试去证明你的假设和回答你自己提出的问题;当读完的时候,回顾并重新思考这些答案。

了解作者和其所在组织机构

了解作者有助于判断作品的品质和全面了解内容的内涵。

作者和其他人一样,他们的教育背景、工作、早年生活和其它的经历塑造了他们的视野和见解。他们也会有偏见、盲区、危机、缺点、与欲望,同时也会有深刻的见解、才华、客观性、和成就。全面了解这一切。

大多数作者隶属于某些组织机构:大学、企业、政府、报社、杂志社,等等。这些组织机构织都具有不同的文化、权力层级和社会行为准则。这些组织机构的背景与环境也造就了每个作品要表达的内容和写作的方式。举例来说,大学教授写书或者期刊文章的目的往往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学术地位和任期。所以他们写出的文章必须达到一些特定的质量标准,而这些质量标准是由其他教授主要制定的。对于他们来讲,内容往往比写作技巧重要。相比之下,如果是记者,决定他们写作标准的往往是交稿期限和能否取悦广大读者。正因如此,他们对于写作质量的评判标准往往更倾向于清晰的表达、动人的文笔,而不是无懈可击的内容。他们内容的来源往往多来自于口述而非书面文章。

越多的了解作者、其所在组织机构、他的行为准则,你就能更好的评价你读到的内容。尝试回答以下问题:是什么塑造了作者的学术观点?他的职业是什么?作者是一个学者?记者?专业人员(医生、律师、某行业的科学家等等)?专业领域?著有其他书籍与文章?学术圈子?性别?种族?阶层?政治立场?作者决定写这本书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时间决定的?目标读者是谁?谁为调研工作买单(私人基金、政府资助机构、行业赞助商,等等)?谁为了支持这本书而写了封面介绍?

你通常可以丛书中的致谢词、参考文献、以及作者的履历简述中了解到以上很多问题的答案。

了解知识背景

了解作者与其所在的组织机构同样会帮助你理解这本书的知识背景。其中包括了这个学科的来历,这个学科中包含哪些学派,以及有哪些人同意或反对作者观点。 大多数情况下,一本书中总有一部分是在回应其他的作者。如果你能弄明白它是在回应谁、回答什么,那就能更好的理解书中的内容。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作者直接告诉你他不同意谁的观点:

“人们普遍认为是x,但我认为是y” - 这真是“普遍认为”吗?什么样的人群中会有这样普遍认为?

“知名学者Jane说是x,但是我将展示一下y。” - 知名学者Jane是谁?为啥大家相信她?x和哪一个听起来更有道理?作者所说的,是他自己竭尽全力找到的结论,还是作者打心底里想说服你那个知名学者Jane是错的?相应地,同等重要的还有那些作者为了支持某些人的论点而引用的名字和作品。

读三遍

这点是我们讲的关键技能。按照此方法完成三遍的阅读,每一遍带着不同的目的和采用不同的方法,就能最大化吸收书中的内容。

第一遍 - 纵览:探索梗概 (占全部计划阅读时间的5%-10%)

在一开始,需要非常快速且按照一定的原则(下文详述)去阅读高信息含量部分的内容。你的目标就是要探索发现整本书。即,你需要对作者的目的、方法和结论有一个迅速的而简要的了解。

标记出看起来重要的标题、段落和短语(这个过程不用读的特别仔细,在第二轮的时候你会进一步阅读);提出一些第二轮阅读时需要回答的问题,例如:术语或短语X表达什么意思?为何作者会涉及Y主题的内容?Z是谁?

第二遍 - 细节:理解内涵 (占全部计划阅读时间的70%-80%)

在你定的时间限制内,读第二遍。这一次,你的目标是:谨慎地、批判性地、缜密地理解书中的主要观点,并且评估作者使用的论据。

尤其是在章节的开头、结尾和主要部分,要特别注意那些你在第一遍中标记出的段落,尝试回答你在第一遍中提出的问题。

第三遍 - 笔记:回忆并做笔记(占全部计划阅读时间的10%-20%)

最后一遍阅读的目标是:记住书中最重要的部份。这一次,要对论点、论据、和结论做简要笔记。做笔记和在文字上做标记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做笔记的目的是为了消化吸收书中的知识,把书中的原内容转换到你自己的思维体系中去。换句话说,就是尽可能的用你自己的话,写下你理解的知识。相比而言,复制粘贴书中的内容片段,和用自己的话做简要总结,后者的效果就要强很多,后者能帮助你用最少的文字记录需要记忆的细节,并且能够快速定位书中的重要内容。100页的书,差不多记录1-3页的笔记,如果多于3页就说明记录的有点过了。可以用一些方法让自己更容易定位书中内容,比如,每一条笔记前标注页码。

译注: 不仅复制粘贴效果不好,如果一味地抄写原文,也不会有好的效果。即便是原作中的某一段字字珠玑,需要全部记录,也要先看一两遍,之后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实践过的人,就能明显体会到两种做法之间自己大脑活跃程度的不一样。

你可以用笔记本、打印纸、手写纸做笔记然后夹在书里。但是,在你需要它们的时候,除非你能快速找到,否则,这些笔记也就都没啥用了。所以我推荐使用“参考文献管理软件”,像Endnote, Zotero, 或Bookends。我会直接把笔记记到这些软件的相关书目里。下面有更多关于这些软件的介绍。

规划时间

首先,人的注意力在一小时之后会下降,所以“三次一小时的阅读”会比“一次三小时的阅读”的效果更好。但是要注意,为了保证一小时的有效阅读,你需要多留出至少一小时十五分钟的时间。因为在一个阅读周期的开始(进入状态)和结束(潜意识开始关注下一项任务)的时候,注意力是不能完全集中的。

其次,针对三遍阅读所需的时间,制定比较实际的计划。对于一本250页的书来说,我会花15分钟纵览,4小时精读,20-30分钟做笔记。但我也会依据文章的难易度、重要性和我有多少时间这些因素来进行时间调整。。

注重高信息量的内容

非虚构类的书籍,在内容上往往会重复出现“沙漏”型结构。更多的概要(宏观的)信息通常会被在以下部分的开头和结尾表述:

  • 整本书或是整篇文章(摘要、引言、结论)
  • 每一章
  • 每一节
  • 每一段

而更多的详细(局部的)信息(论据、细节等)往往会出现在沙漏的中部。

了解了写作中的沙漏结构,就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来阅读。重点观察下列几项并试着按序阅读:

  • 封面、封底和内封上的内容
  • 目录
  • 索引:仔细看,找到最重要的术语
  • 参考文献:告诉你本书的起源和知识背景
  • 序言、引言、摘要
  • 结论
  • 图片、图示、表格、图形:图像往往比文字包含更多信息
  • 每章的引言和结论
  • 每节的标题
  • 特殊字体与版式:粗体、斜体、编号项、列表

使用“个性化文本标记”

千万要记得在阅读的时候做标记。这是主动阅读方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从一开始就要这么做,即使是第一次的通读。为什么?因为之后回过头来读的时候,你的标记能帮你减少阅读量并且提示你哪些内容最为关键。

不要标记过度。这样做就会违背初衷,当之后参考标记的时候,过度的标记会迫使你把不重要的内容在读一次。作为一个原则,平均每页有2-3个短标记为宜。给整个句子划线,也不如给那些需要记住的、重要的词和短语划线。

纸书 vs 电子书

印刷材料的分辨率(大约600dpi)要远高于最好的电脑屏幕(大约100dpi);见下面的效果图–300 vs. 600dpi,所以看纸质材料时眼睛会相对轻松。然而我们却不可避免地要在显示器上看越来越多的东西。

译注: 关于DPI,请看我的另一篇文章:《PPI, DPI 与图像在手机、电脑屏幕上的显示》。今天,Amazon Kindle Paper White已经达到了300 ppi;iphone 7的Retina HD屏幕也达到了326 ppi。当然保罗教授是泛指,而且造成眼部疲劳的也不仅是ppi值这一个原因。

在屏幕上做标记:在屏显电子读物上有效地做笔记仍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一些附加操作很容易造成分心,比如想去看看电子邮件,或是浏览一下网页。还有就是,有些电子笔记,你必须点一下才能看,这就意味着之后你看它的可能性更小了。所以相比之下,在印刷材料上做笔记是一件更为容易的事! 话说回来,如果你要是管的住自己,那么最新版本的Acrobat, Apple Preview,和一些第三方的PDF阅读器(比如,PDFPen、iAnnotate、Goodreader)都有添加注释、荧光笔等功能。语音识别也让做笔记变得简单。现在,我通常在iPad上阅读和批注PDF,当我想写笔记的时候,就用语音识别。有些阅读软件,也包括一些电子书阅读器–比如Amazon Kindle,还支持导出高亮内容和笔记,这样就大大方便了你制作原文的“精华版”。把导出的内容粘贴到书籍文献管理软件的笔记字段中去,这些知识就会随时垂手可得。在网上找找看就会发现这类工具和方法大量的存在(特别是Kindle电子书)。

阅读中做笔记的时候(不是说标记原文),你会经常想用“复制粘贴原文”而不是“用自己话写自己的理解”。“复制粘贴”有时候管用,比如对于你之后想引用原文的部分。但是,一般来说,这会让你无法达成做笔记的两个重要目标: a) 理解和记忆 (通过用自己的语言重述) b) 浓缩成简要版 一个类似的例子就是收藏网页:把一篇有用的网页加到收藏夹里,固然会帮助你再次找到它;但是,保存网址这个动作本身是不会帮你理解和记住它里面的内容的,尽管你感觉会是。

译注:“用自己的语言重述”这个过程非常重要。以我自己的学习经验来看,不仅是复制粘贴,甚至于你一次一次的重新抄写下原文,都不能达到“理解和记忆”的效果。因为,只有在用自己的话重述内容的时候,大脑才会开始加工、吸收和消化输入的信息。这也是前面为何保罗教授在前面讲读书目标的时候,说可以给自己假设一个场景–如果你是为了给别人讲出来,那么你的大脑对知识的吸收和加工就会是完全不一样的状态。

但事实上,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很多时候,特别是在我读一个不熟悉的领域的文章时,有很多基本的概念不知道,不了解,所以无法做到“用自己的话”重述。那么这个时候,就得去自己补充学习相关的基本知识,之后就可以达到这个状态。所以说,这世界上没有快速阅读,只有快速理解。理解的速度取决于你相关领域的知识存量。

参考文献管理工具

再怎么强调参考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 Bookends, Zotero, Mendeley, CiteULike, 等)的巨大优势也不为过!它会让你更好的记录和管理你日渐增多的知识库,用你喜欢的文字编辑工具更便于引文录入和排版(这样能把你从整理文字的巨大烦恼中解救出来)。大多数软件可以从网站上直接获取引文,记录网址,并找到DOI,等等。有些还有内嵌的搜索工具。有些,比如Bookends,会自动按照 作者-时间-标题 的格式给文档命名,这也帮助解决了“无意义文件名”这个很让人恼火的问题。要当心那些只适用于PDF的软件,因为其他格式也是同样重要的。

这些软件也不是完美的,都有优点和缺点。并且,更复杂的功能就会有更加陡峭的学习曲线。找一个适用于全部主流格式的软件,包括:书籍、期刊、新闻、在线资源、采访,等等。

如果你能合理恰当地使用参考文献管理工具中的“笔记”功能,那你就能轻松定位自己的笔记。当你的文库里累计了数以千计的条目时,你会发现自己如获至宝!

利用潜意识

非常多的思维活动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就像写作或是其它的创意过程,完全理解一本书也需要时间。

和身体一样,如果是一件事情持续做了很长时间,大脑就会觉得非常的累。大约一小时之后,你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就会显著下降。因此,你应该把读书的时间规划成多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1-2小时,而不是像跑一个马拉松似的一口气读完。

在阅读的间隙,你的潜意识会去消化你学到的东西。在下一节的阅读开始的时候,问一下自己:上一节你记住了哪些内容,目前你对它们有什么想法,有哪些是你需要继续学习的。

多重方式演练知识

阅读其实跟武术、棒球和厨艺一样,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学和记关键取决于“演练”。

所以,在读完了一本书之后,要多演练自己学到的东西 - 基于书的内容给自己来点小测验、跟作者辩论、想象如何用自己的文字为作者辩护。

听、说、读、写,还有视觉化,这些能够调动大脑的每一个部分。也正因如此,最好的演练形式就是用多种方式去思考和行动。不要一个人闷头想,反之,多跟别人讨论。带到课堂中去、写关于它的内容、把能够视觉化的内容全都视觉化。所有的这些都能帮你巩固记忆并且整合新学到的知识到现有的知识体系当中去。

译注: 王煜全老师有一个词特别形象,叫“大脑体操”。经常做“大脑体操”才会让我们的逻辑和分析能力增强。

坚持不懈

当我做了关于这些方法的演讲,学生们经常在几周后告诉我–“他们尝试了很多次但是就是做不到”,然后就停止了。

事实是:你必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去实践这些技能–至少是几个月,在它们成为你自然而然的习惯之前,它们永远也不会比那个我们沿用了多年的、消极的阅读习惯来的容易和舒服。

坚持不懈。这些技能的回报是巨大的,数以百计的学生在多年之后也是这样告诉我的。不论是作为学生、学者,还是其他任何领域的专业人员,学会这样的阅读技能将会成为通向成功职业生涯的关键。


版权声明


  1. 关于“虚构类”和“非虚构类”的分类方法,Moon跟我在去往西安的火车上讨论过一次–这不是一个十分严谨的分类。因为有些所谓的“虚构类”的小说和读物,也是有极强的体系结构和逻辑关系。并且,很多虚构的内容是作者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但我自己仍是一直沿用这个说法,仅代表对书籍读物类别的一般性的概括。对我而言,好的“虚构类读物”,仍然会使用这套方法阅读。 ↩︎